半月交響曲 Half Moon

半月交響曲 Half Moon, 2007

7.9 2007.04.13上映
地區未提供 劇情 01時54分
電影簡介:

以【醉馬時刻】和【烏龜也會飛】而揚名全球的導演巴曼戈巴第(Bahman Ghobadi),今年再度以新片【半月交響曲】受到國際影壇的矚目。擅長以寫實影像探討少數民族文化的巴曼,此次跳脫一般人對庫德族戰亂地區的刻板印象,改而訴說一名音樂家的生命追尋之旅。為了慶祝莫札特250週年誕辰,導演以莫札特的最後作品「安魂曲」作為故事發展的軸心,電影主人翁如同莫札特一樣,在貧困艱辛的環境下,不肯放棄自己熱愛的音樂,更不惜犧牲一切,挑戰阻擋音樂的軍事威權。

【半月交響曲】完成後,國際各大影展派員競相邀請參展,拿下西班牙聖薩巴斯提安影展最佳影片金貝殼獎、最佳攝影獎、國際影評人最佳劇本費比西獎等三項殊榮,威尼斯、多倫多、冰島雷克雅維克、釜山、哈那瓦、倫敦、鹿特丹、臺北、東京、澳洲阿得雷德……跨越全世界,觀眾好評不斷,讓少數民族的庫德人們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

故事大綱:

音樂家帶著他的十個兒子,準備前往伊拉克的庫德聖地舉辦一場盛大的音樂會,但為了讓禁止公開演唱的女歌手也能加入演出,他們只好非法上路。一趟創新音樂的追尋之旅,莫札特的安魂曲化為聖地的蒼茫風景,帶領觀眾走入文化的深處,聽見來自歷史與生命的靈魂低吟。

莫札特與安魂曲:

「安魂曲」是莫札特的最後一首作品,與威爾第、佛瑞的安魂曲並稱為「世界三大安魂曲」。曲子的創作背景,有個非常神祕的傳聞:1791年7月,歌劇「魔笛」接近完成之際,有位身著黑色斗篷的陌生男士前來拜訪。這位怪異男客未曾留下姓名,只拜託莫札特為他寫一首「安魂曲」,並且直接付了一半的訂金。當時健康及精神狀態都很差的莫札特,認為這位男士是死神,而「安魂曲」便是為自己的葬禮所寫。由於「魔笛」的成功,莫札特差點忘了這件事情的約定,某夜那名男子又再度出現,催促他早日完成,才知道是受瓦賽克伯爵所託,為伯爵夫人所做的「安魂曲」。

為趕在約定時間交出曲子,莫札特邊流淚邊作曲,以致於病情急遽惡化。在十二月四日夜晚,莫札特感到力不從心,無法再繼續提筆作曲。他覺悟到大限已至,立即招呼弟子朱斯麥亞前來枕畔,指示曲子未完成的部分。十二月五日凌晨,莫札特終於撒手西歸。莫札特死後,家中分文不剩,遺體只能埋葬在廉價的平民公墓。送葬當天,眾人因遇暴風雪而半途折返,只留下莫札特孤單地被埋在無名墓園。隔日,他的親人再次前往公墓時,卻怎麼也找不到莫札特埋葬的地方,從此莫札特之墓便成了永遠的謎。

電影補遺註解:

◎「半月」的意義

「Niwemang」在庫德語中是「Half Moon(半月)」的意思,是庫德族非常稀少的姓氏,片名暗喻著庫德族一半外顯,一半隱藏的民族背景。導演希望電影中所呈現庫德族不為人知的一面,能夠滿足觀眾的好奇心,也更瞭解庫德族。

◎ 喜劇或悲劇

導演不希望再透過電影呈現「悲悽」不愉快的回憶,特別加入了喜劇的成分,完成一個悲喜交織的故事。經歷了一個世紀多的痛苦,庫德族人也找到了在音樂和幽默中找尋心靈的庇護所。

◎ 電影中的人物角色

庫德地區沒有專業的攝影棚,也無專業的演員訓練學校,片中所有的演員都是經過長途跋涉挑選出來的。電影中人物的個性來自導演幼時認識的一些朋友,既熱血又激情,這些人格特質激發了導演的靈感;換句話說,其實所有的演員也都經歷過片中人物的血淚故事,這就是電影特別動人的原因。

◎ 開場白

【半月交響曲】開場是許多人圍觀的鬥雞比賽,鬥雞是庫德人週末非常受歡迎的娛樂活動,大家分享著樂趣,選擇鬥雞為開場,除了透過熱鬧的氣氛,將劇中馬莫的超級崇拜者「卡寇」先介紹給觀眾,另一點也暗示著馬莫的旅程,是他人生中的最終賭局。

◎ 音樂家‧馬莫

馬莫和他的兒子們都是非常傳統的庫德人,在各國的庫德地區,至今都還能遇見許多類似的音樂家。十幾年來,馬莫一直站在這個備受壓迫的民族前頭,雖然他想感受真正自由彈唱音樂的滋味,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任務,然而這一趟追尋之旅,卻真正表達了他對於音樂和這塊土地的愛戀。

◎ 歌手‧荷秀

荷秀這個角色是要呈現女性歌手所受到無止盡的壓迫,在伊朗,女人是禁止單獨在眾人面前唱歌,只有少數地區能夠接受女人在純女性觀眾面前演唱。【半月交響曲】中,荷秀和1334個女歌手一同被監禁在神祕山谷的村莊中,那是想像出來的地方,實際上並不存在,荷秀的天籟之聲傳達了對所有庫德族女性及因為公開演唱而流亡在外的伊朗女性的崇敬之意。而大家在電影中所聽到的女聲,是由目前在伊朗受到最高讚揚的女音樂家Hossein Alizadeh。

◎ 庫德族的音樂

整個庫德族劃分在好幾個國家當中,音樂成了族人的心靈依靠,每一個庫德族人都會唱歌跟演奏樂器。庫德族是個極度信天命的民族,音樂變成了所有人面對艱難命運的解脫。

◎ 莫札特的安魂曲

安魂曲道出庫德族內心的枷鎖,以及莫札特和馬莫兩人面對生命最後一段旅程的心情寫照。電影把馬莫比喻成庫德族的莫札特,更希望能夠透過馬莫的夢想和精神,帶領觀眾更瞭解莫札特的內心。在全球大肆慶祝莫札特250週年誕辰之時,伊朗和伊拉克兩國的女性同胞依舊無法公開演唱。
相關